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演進,衛星通信逐漸成為全球通信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相比傳統通信手段,衛星通信范圍大、距離遠,在支撐科考、救援、遠洋等領域均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自中國電信衛星公司推出手機直連衛星服務以來,其應用場景日益豐富。
在硬件層面,中國電信聯合華為、榮耀、小米、OPPO、vivo、中興、三星等主流品牌,已推出31款支持手機直連衛星功能的終端。而在實際運用領域,更是將衛星服務推向海外。前不久,中國電信與老撾通信有限公司ETL在老撾共同舉辦天通-手機直連衛星業務發布會,正式宣告天通衛星走出國門。天通衛星出海的意義是什么?該業務給老撾帶來了哪些深遠影響?中國電信衛星公司在衛星通信領域又有著怎樣的布局?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與中國電信衛星公司相關負責人進行交流,挖掘出“天地一體”全新的戰略注解。
從“一帶一路”到“數字絲路”:通信服務的“中國方案”
天通衛星的出海,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國家通信產業實力的展現。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十余年,而數字絲綢之路的概念也乘著時代東風吹來,并積極進行成果轉化。從全球和地區發展戰略角度看,“數字絲路”建設有利于縮小數字鴻溝,更好滿足共建國家發展合作需要,并有效填補共建國家加快發展生產力、增加就業和促進增長的迫切需求。伴隨著數字時代到來,“數字絲路”也將帶動更多國家融入全球供應鏈,實現互利共贏。而在這條道路上空,衛星通信正是那顆最閃亮的“明珠”。
身為科技型企業與信息通信領域“國家隊”,中國電信始終是數字絲綢之路建設的主力軍。隨著我國逐步深入這條數字化道路的建設工作,衛星網絡能力重要性愈發凸顯,其能夠極大程度推動跨國信息交互能力,助力“中國品牌”在國際層面塑造自身影響力,讓“中國方案”成為世界通信產業的主旋律。因此,天通衛星的出海也就有了更加深遠的戰略價值。
“目前,天通衛星網絡已經覆蓋南亞、東南亞的17個國家,已具備網絡能力,海外用戶發展可帶來一定的經濟收益。天通衛星是中國自主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其‘走出去’也標志著中國在高端衛星通信領域的技術突破得到了國際層面認可,并具有推動中國衛星技術、終端設備和服務持續創新的寶貴價值。”在談及中國電信衛星業務邁向國際市場的作用時,中國電信衛星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手機直連衛星業務出海:空中搭起的“數字橋梁”
在這趟出海老撾的“旅途”伊始之前,首當其沖的是需要深度剖析當地具體痛點與需求,才能讓天通衛星更好地為其服務。作為“一帶一路”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老撾處于發展關鍵階段,卻長期面臨著通信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
首先,在產業結構層面,老撾的經濟以礦業和農業為主,許多企業在作業區域缺乏可靠的地面網絡覆蓋,急需可靠的通信系統進行支撐。其次,在通信設施層面,老撾境內的干線光纜全部采用架空敷設,由于洪澇和地質災害頻發,經常面臨光纜中斷的情況,無法滿足搶險救災通信需求。最后,從城鄉人口布局看,老撾通信網絡基礎較為落后,村莊覆蓋約95%,人口覆蓋率約70%,因此要進行地面網絡建設,還面臨著成本高、周期長的挑戰。這些切實存在的痛點,也讓天通衛星的落地工作水到渠成。
基于當地實際需求,中國電信衛星公司深入布局,推動天通手機直連衛星業務在老撾成功落地,在天通衛星通信技術邁向全球普惠服務的道路上刻下了一塊重要的里程碑。該服務的核心價值,在于實現了移動終端可直連衛星的通信便利性。中國電信攜手華為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歷時兩年多的集智攻關,聯合組建研發團隊,先后破解衛星天線內置、弱信號穩定連接、通信協議融合等難題,在全球范圍內首創智能手機直連衛星通話技術。
“借助天通手機直連衛星業務,老撾當地的礦業、種植業和交通物流等行業可以有效解決基本通信需求,提高作業效率,促進經濟發展。而當自然災害等情況發生時,地面網絡面臨癱瘓,天通衛星網絡及平臺則可用于救災現場的應急通信工作,為救援搶抓時機。”談及手機直連衛星業務給老撾帶來的改變時,中國電信衛星公司相關負責人如此說道。當然,在基礎的通信能力覆蓋層面,其也有著顯著的正向作用。“借助衛星網絡的補盲能力,老撾當地運營商可以快速實現電話村村通的目標,并實現普遍覆蓋。”
通信的全面升級,正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天通衛星的落地,實際上也極大程度地推動了老撾通信系統的補全,有著深遠價值。“本次合作將為偏遠無地面網絡信號地區的民眾提供便捷通信服務,推動全國通信系統向更強能級、更廣維度發展,該服務將成為支撐國家社會經濟建設、國防安全、社會穩定及應急救災等工作的關鍵工具。”在業務發布會上,老撾通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瓦他那對天通衛星所帶來的廣闊、多元的可能性進行了如此闡述。
中國電信衛星公司的戰略布局:從落地到生態
其實,手機直連衛星業務的成功出海,只是中國電信衛星公司在國際通信業務方面的“冰山一角”。從手機直連到汽車直連,從華為Mate60 Pro到比亞迪仰望U8……在科技“硬實力”助推下,諸多設備與天通衛星完成對接,印證著“天地一體”戰略走出的堅定步伐。而在產業高度全球化的今天,跨國通信產業的強大引領能力,恰恰是綜合國力的體現。天通衛星在海外的成功落地,也是中國電信衛星公司從提供通信服務,到構建數字生態的一次有力探索。
從衛星業務發展層面看,天通衛星業務首次在海外國家落地運營,不僅是中老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里程碑,也將為東南亞區域數字生態繁榮注入新動能。據了解,后續中老雙方將持續依托手機直連衛星業務合作,共同賦能偏遠地區通信,全面彌合“數字鴻溝”,助力社會公平與經濟均衡發展。
從數字絲綢之路布局層面看,手機直連衛星業務出海僅僅是這條“賽道”的起點。未來,還將有更多跨國業務落地,從更多維度為這條“數字絲路”上的國家進行數字化賦能。“中國電信將聚焦東南亞、南亞等‘一帶一路’重點方向,圍繞手機直連、國際碼號等重點業務,積極攜手生態合作伙伴,匯聚產業鏈上下游力量,加強與當地監管部門、運營商溝通合作,共同推動天通衛星業務服務全球更多用戶。”中國電信衛星公司負責人如此表示。
可以窺見,從“一帶一路”到天通衛星出海,中國電信衛星公司的實踐歷程揭示了一個深刻邏輯:在數字時代,通信基礎設施已然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當老撾人民通過天通衛星與世界相連,當中國的技術標準被國際認可,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項技術的成功,更是一種發展理念的進化——以技術創新賦能全球市場,以數字合作彌合發展鴻溝。如今,站在這條“數字絲路”的新起點,中國電信衛星公司依舊步履不停。這種普惠互利的合作精神,或許正是“一帶一路”倡議最動人的注腳:讓每一片土地都能共享通信的便利,沐浴科技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