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 (計育青/文)高樓大廈清洗玻璃幕墻不再需要“蜘蛛人”,無人機上下翻飛就能完成任務;電網維護人員巡查線路不用再攀爬鐵塔,放飛無人機就能抵近觀察;城市道路上車輛擁堵,物流人員改用無人機送貨,貨物總能按時到達......如今低空經濟正在悄悄地滲透到人們生活得方方面面,不過要想讓這一切發展得又穩又好,還需要高質量的無線網絡和智能技術來提供保障。
作為網信領域中央企業,中國移動一直在積極布局低空生態,構建低空經濟領域新質生產力。近日記者跟隨“移起向新 迎空而上”媒體行活動來到廣東,實地探訪了中國移動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最新成果。

從技術驗證邁向規模化商用
在中國移動南方基地試驗場,可以看到無人機在清晰樓宇的玻璃幕墻,無人機、機器狗協同參與消防演習,水域巡查無人機在發現人員可能遇險時會及時喊話預警,讓人由衷贊嘆低空無人機技術的廣闊應用前景。據中國移動工作人員介紹,多年來中國移動深度挖掘民生保障、安全生產、城市治理等領域行業需求,在業界率先發布了低空應用十大典型場景,覆蓋黨政、交通、文旅、農業、醫療等多個領域,打造了超過50個行業標桿。最近一年時間里,中國移動在全國累計服務了246個低空項目,牽頭建設了福州、鄭州、南平、景德鎮等多個市級低空監管運營平臺。

未來低空經濟將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中國移動對自身的定位非常清晰,即專注于做好“低空領域領先的信息服務提供商”:搭建低空數智基礎設施、匯聚低空平臺能力、提供低空數智服務。為此中國結合5G-A、北斗、AI、雷視聯動、多模態融合等核心技術,構建起了終端、網絡、平臺、應用、AI、安全等一體化的低空數字基礎設施,形成了通信網航線覆蓋范圍廣、通感一體產業進展快、定位精度高、中移凌云平臺多模融合能力強等四個差異化優勢,為低空經濟從技術驗證邁向規模化商用鋪平了道路。

據技術人員介紹,在低空網絡方面,中國移動已在部分城市建成了兼顧低空和地面通信的4.9GHz一網多用網絡,2025年將在6+4個重點城市持續擴大規模化試點。這些低空網絡將有力支持外賣配送、物流載貨、安防巡檢、城市管理、eVTOL、應急救援等創新業務發展。中國移動還在積極推動國家低空基礎設施、安全防控等頂層規劃和標準研發,包括推動將5G-A納入民航局低空感知技術選項等。目前,中國移動5G-A低空智聯網關鍵系統已入選國資委百大工程建設,受邀協助合肥、杭州、成都等15個城市制定低空經濟發展規劃,與上中下游15家央企攜手共同促進低空經濟產業發展。
低空經濟破解行業煩惱
如今短視頻里經常能看到無人機俯瞰的景色,拍攝此類照片、短視頻的成本很高,需要配備高價的攝影無人機。不過在佛山新城三龍灣游船上,游客們只需掃一下小程序碼、完成登錄,就會有共享無人機升空,從空中智能拍攝景觀和游客照片并通過5G網絡實時回傳。不出1分鐘,游客就能從小程序下載由AI合成的“旅游大片”,即拍即分享。

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款無人機搭載了中國移動北斗高精定位技術,能夠精準沿著預設航線飛行到指定區域拍攝。游客也可以通過手機上呈現的“無人機航線”視角,控制云臺360度旋轉、混合變焦、切換廣角等,實時查看周邊景觀。
無人機不僅能做游客的好伙伴,裝上各種傳感器還能巡查地面違建、巡檢河道、監測區域大氣質量等,所有數據通過5G專網回傳云端處理。在佛山南海,中國移動與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聯合打造了“南海區空天地一體化社會治理平臺”。該平臺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兼顧“衛星遙感監測、5G網聯無人機集群巡查、地面物聯感知”的多維立體治理系統,能夠服務于城市管理、應急指揮、生態保護等七大領域。目前南海區已建成34套無人機機場,先后上線46項巡查場景應用,無人機累計飛行4.7萬架次,獲取線索超7100條。

2025年初,低成本、高性能的DeepSeek國產大模型崛起,中國移動隨即在南海區空天地一體化社會治理平臺上部署了DeepSeek智算一體機,可對無人機巡檢采集的違建、污染等線索進行毫秒級智能識別、自動生成標準化執法通知書,大大提高了信息處理效率。
深圳龍華:打造低空經濟“雙精品”示范區
深圳龍華區作為低空經濟運行試驗區,一直承擔著“深圳無人機智慧配送應用試驗區”的重任。不久前,中國移動聯合華為、深圳市空間地理信息中心、南航大深圳研究院、美團、豐翼、東部通航、耀峰、唐誠、海康、翼飛鴻天等伙伴,在龍華區打造了全國首個復雜城市環境下的低空經濟“雙精品”示范區。示范區的目標是支持美團外賣120米、豐翼物流300米、通航和億航eVtolZ載人600米,以及應急、公安、城市治理等隨心飛業務的商業常態化運行,探索孵化“低空經濟商業模式”。

所謂“雙精品”,一是精品網絡,二是精品場景。精品網絡是指中國移動在示范區部署了多個4.9GHz 5G-A通感基站、雷達、AOA、Remote ID、光電等設備,空地協同的5G-A基站與北斗高精度定位基準站協作,實現了低空網絡高質量連片覆蓋。精品場景是指基于中國移動的低空能力底座,示范區具備了低空通信、導航、感知、空域管理等能力,為低空物流、醫療配送、空巡綜治、應急救援、空中出行、安防監管等場景應用創新提供了良好環境。目前示范區已形成了“起飛即發現、飛手可定位、懸停軌跡完整、感視聯動飛鳥判別”等有效管控能力。

在現場,工作人員演示了無人機單站拉遠感知、復雜軌跡感知、懸停復飛感知、螺旋上升感知以及物流配送航線感知等,充分驗證了低空基礎設施網絡的高質量、高可用性。記者還了解到,深圳還通過低空通信與地面通信結合部署的地空立體組網,4.9G一網兩用,實現了低空物流配送與地面通信業務的同步覆蓋。南山人才公園就是地空一體組網技術在建樣板點,其中地面單站日均流量達165G,成為低空物流典型應用場景。

從技術驗證到規模商用,從低空場景化實踐到產業鏈生態構建,我們看到的不僅是技術落地的鮮活樣本,更是中國移動向 “天空經濟” 新賽道的果敢躍遷。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商對低空經濟的關鍵支撐和拉動能力已經彰顯無遺。隨著更多低空應用場景的解鎖與產業生態的深度協同,“天空”的夢想正在技術與產業的共振中逐步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