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象網訊(致新/文)6月11日消息,工信部、民政部近日聯合開展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結對攻關與場景應用試點工作,試點期為2025—2027年。
此次試點工作要求堅持“政府引導、需求牽引、分步實施、持續迭代”的原則,重點聚焦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緩解家庭養老照護壓力、彌補機構和社區養老服務人力缺口、促進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分階段實施一批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攻關和應用試點項目,促進研用雙方結對開展攻關,推動產品在家庭、社區和養老機構等場景中應用驗證和迭代升級,形成一批能夠滿足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的機器人產品,持續建立和完善標準規范及評價體系,加快推動機器人賦能智慧養老服務和銀發經濟發展。
試點內容包括開展結對攻關、開展場景應用驗證、完善標準及評價體系三項。
(一)開展結對攻關。面向居家、社區、機構三類養老服務形態,圍繞失能失智照護、情感陪護、健康促進、智慧環境、日常生活輔助等應用場景(見附件1),以用戶實際場景中的需求痛點問題為導向,針對現有產品或解決方案短板開展研用結對攻關,逐步提升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和服務能力。
(二)開展場景應用驗證。在家庭、社區和養老機構等場景中試點應用,在應用驗證過程中完成產品迭代升級,應用驗證周期不少于6個月。居家養老服務機器人產品需完成不少于200戶家庭應用驗證,部署不少于200臺套;社區和機構類養老服務機器人產品需完成不少于20個社區或20家養老機構應用驗證,部署不少于20臺套。
(三)完善標準及評價體系。鼓勵產品研制單位和應用試點單位聯合開展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標準研究,聚焦場景需求和應用安全研制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產品和服務標準規范,聚焦安全性、可靠性、適老化、經濟性等研制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產品評價標準。引導行業緊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服務需求,進行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產品的設計開發,提升產品適老化、智能化和安全可靠水平。